太湖湿地保护小区划定 6岛屿总面积近8万公顷
太湖湿地保护小区东至洞庭西山、东山和光福风景名胜区,南至东太湖与浙江湖州交界处,西至西太湖湖州交界处,北至无锡、苏州高新区太湖交界处。
吴中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,共拥有梅鲚鱼、白鱼等各种鱼类60多种,鸳鸯、苍鹰等留居、旅经或在本地区进行繁殖的鸟类至少170种,东吴虎纹蛙等两栖动物9种,龟鳖等爬行动物24种、芦苇等湿地水生植物95种。
苏报讯(记者 胡佳逸)吴中区将在太湖中划定近8万公顷的太湖湿地保护小区,开展湿地资源监测、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及科普宣教等探索,以维护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,增强湿地综合效益。近日,这一湿地保护小区范围最终确定,春节后将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预计2014年底全面建成。
这一湿地保护小区的范围东至洞庭西山、东山和光福风景名胜区,南至东太湖与浙江湖州交界处,西至西太湖湖州交界处,北至无锡、苏州高新区太湖交界处,总面积79526.67公顷,其中含有平台山、大竹山、小竹山等6个岛屿,岛屿总面积约7.07公顷。
据介绍,吴中区湿地资源丰富,湿地总面积15.69万公顷,占行政区划面积的71.3%。多年来,当地湿地生态系统典型且保持完整,生态系统复杂、多样,生物多样性丰富,造就了丰富的鸟类资源、鱼类资源及水生植物,共拥有梅鲚鱼、白鱼等各种鱼类60多种,鸳鸯、苍鹰等留居、旅经或在本地区进行繁殖的鸟类至少170种,东吴虎纹蛙等两栖动物9种,龟鳖等爬行动物24种、芦苇等湿地水生植物95种。其中,面积14.86万公顷的太湖湿地是吴中区最大的湿地,占湿地总面积的94.7%。
“吴中区历来重视对湿地的保护管理,但不可否认,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湿地保护面临挑战,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湿地水环境污染、面积缩减、生物资源种类减少和退化速度加快等问题。”吴中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。以太湖鱼类品种为例,上世纪60年代太湖有鱼类106种,目前仅存60多种,减少的近50种主要为江海、江湖洄游性鱼类,如鲥鱼、胭脂鱼、松江鲈等,有些已在太湖绝迹。
湿地保护小区的建设,旨在通过划定区域、开展湿地监测和科研、实施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巡护宣传等,保护太湖湿地。据介绍,此次划定的保护小区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良好、生物多样性丰富、人为干扰少,并避开了繁忙的航运通道和养殖区,为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。下一步,吴中区将在这里设立永久性界碑、标桩、标牌和科普宣传牌,明确保护小区范围、界线和保护目标,并建立完善的湿地监测体系,对湿地水质变化、生物多样性、湿地沼泽化和陆地化演替等情况等进行监测,掌握湿地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,实时评价湿地生态变化状况,提供监测数据与监测报告,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。还将整合力量,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巡护管理,加强沿湖生活污水排放、农业面源污染和航运污染控制,依法打击破坏湿地、非法猎捕湿地水生动植物、鱼类、鸟类、野生动物等行为,维护太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。